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粤港澳资讯>粤港澳资讯 > 正文内容

让商务区变网红景区,前海成为“湾区新客厅”做了这件事|微观深圳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文章来源:南方+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最近,深圳前海火了。光2025年春节,就有17万游客在此创造8500万消费额,一地就占深圳游客的1成。

不是因为它是自贸区、总部聚集、高楼林立....

而是因为,海边草坪,落日夕阳,艺术展、摩天轮…

从忙碌的打工城到Chill拉满的“橘子海”、“深圳加州”前海做了什么?

一个词:打通。

首先是三座桥打通了滨海步行道。前海的桂湾、前湾、妈湾和宝中片区过去被河流割裂,如今海风桥S形漫步,海虹桥红树林上飞架,海云桥直抵摩天轮,3公里黄金海岸线打通,步道、跑道、骑行道并行不悖,每一步,都是城市与海的对话。

其次是艺术展打通了生态和文化。巨型小黄鸭登陆引爆互联网,奶龙、猫和老鼠把海岸线变成露天艺术展。前海重新定义滨海公园的打开方式——不只能看海,更是一座24小时“艺术馆”。

最后是跨境游打通了深港两城人。港人北上,前海成为第一站,得有的玩还得有的购。前海山姆会员店,正成为深港家庭采购新宠。环海湾四大奢华酒店串珠成链,连邓紫棋都忍不住晒出“无敌海景”打卡照。

总结前海成为湾区新客厅的三点——

一是好地方别拦着,敞开大门,把人先迎进来,只有人来了,片区才能流动起来。

二是好生态还要多“社交”,引入IP,做活动“造节”,把美景变成可拍照可打卡的社交货币,好地方要变成“社交秀场”。

三是归根结底,好建议要多听群众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就给群众提供什么,这才是深圳城市管理的核心关键。

彰显“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未来感”,前海生机勃勃。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