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粤港澳资讯>粤港澳资讯 > 正文内容

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广东贡献 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4日 文章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为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指明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对广东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东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文章配图

 

近日,广东省司法厅为四名港澳律师发出了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标志着他们成为全国首批获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的港澳律师。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邝玉球:

借助我们在大湾区执业的经验的累积

可以协助解决内地与港澳之间

三地法域差异和法律冲突的问题

发挥我们本身的专业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程嘉雯:

我们澳门律师也可以发挥我们的语言优势

以及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交流)平台的优势

助力我们湾区企业可以走进葡语系国家

 

文章配图

 

在“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澳门实行不同的法律制度。2020年8月,国务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开展试点工作,符合条件的港澳律师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取得内地执业资质的,可从事一定范围内的内地法律事务。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何君尧:

以前已经容许讼裁

现在来说 不止是讼裁

民事 民商的事我们都可以接手

这方面算正式的内地律师

所以资格是更加丰富

所参与的范围也是更加广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谭晓红:

市场面扩大了

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范畴的业务

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

促进澳门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

 

文章配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丰富实践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经验,也留下不少深刻启示。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广东毗邻香港,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共同肩负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历史使命。日前,深圳前海管理局与香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技术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执行会长 郎丽艳:

首先深圳有很好的政策支持

(结合)香港澳门两地的科研实力

把技术进行产业化 市场化 商业化

位于河套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新时期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大平台,如今,超过140个高端科研项目在这里落地。

陈洁菲与赵灌中,一位曾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一位从香港来到内地求学,两位怀揣梦想的青年相聚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国际量子研究院,共同研究光路搭建课题。

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员 陈洁菲:

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的方式

来加深(深港)学术和产学研方面的合作

在研究方向上优势互补

国际量子研究院香港籍访问学生 赵灌中:

感受到(深圳)政府很大的支持

仪器设备配套都是最好的

而且流程也都走得很快

 

文章配图

 

面积仅3.02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却包含了香港中文大学等5所香港高校在内设立的科研机构,“联合政策包”、产业“政策包”、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包”等不断出台,覆盖住房、就业、创业、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全方位助力港人港企来深发展。

目前,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也计划将于年内开园,将吸引更多来自香港的科研项目及创新企业进驻。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谢来风:

下一步(深港)合作

第一个应该加强两地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衔接

第二个方面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应该有所创新

第三个方面的合作

应该加强这些实验室和重大科技设施的开放共享

实现资源的协同联动

 

文章配图

 

乘势而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广东正持续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强化科技和产业合作,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作用,全力落实中央惠港惠澳政策,为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